时间:2022-11-24 02:50:21 | 浏览:3309
近年来,因违法添加香兰素、维生素D不达标、菌落总数不合格、超过保质期等各种质量问题频频发生,洋奶粉构筑的“信任之墙”正逐渐面临倒塌的风险。
与之相对,国产奶粉早已在不断创新、升级和迭代的过程中实现了品牌崛起——据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近年来国产奶粉的销售占比不断增长,至2021年销售占比已超过60%。
那么,在国产品牌强势崛起的背景下,如何顺应行业趋势并把握住发展机遇恐怕是当下国内所有乳制品企业都在深度思考的一个问题。
而近日频频传出捷报的伊利股份(600887.SH),或许能够让外界受到一些不错的启发。
3月3日晚间,伊利股份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境外子公司香港金港商贸控股有限公司(简称“金港控股”)合计持有或控制澳优约9.53亿股,占澳优已发行总股份约52.70%。此举意味着继成为第一大股东后,伊利即将完成对澳优的全面收购。
3月1日晚间,伊利金领冠官方公众号发文称,该品牌旗下倍冠奶粉率先完成升级,成为中国首批符合奶粉新国标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而伊利也成为唯一一家通过新国标的奶粉头部企业。
时间再往前推,据尼尔森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伊利奶粉业务取得同比30%以上的增长,全渠道增速行业第一。进入2022年,伊利婴幼儿配方奶粉业务继续快速增长,1月份增速接近20%,遥遥领先于国内外同行业。
基于上,可以看到,不论是从战略布局、产品品质还是成长速度,作为中国第一、亚洲第一的伊利可谓交出了一份高质量答卷。
事实上,深究伊利交出的这一份答卷,其实还有更深远的意义。
一是,要约收购澳优取得成功后,伊利将锁定“中国奶粉行业领导者”地位。
资料显示,成立于2003年的澳优,截至目前,已在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全球“黄金奶源地”完成研发及供应链布局,形成婴幼儿配方奶粉、儿童奶粉、成人奶粉、营养品的生命全阶段营养呵护体系。
其中,公司旗下佳贝艾特品牌是名副其实的“全球羊奶第一品牌”,销量已连续3年占中国婴幼儿配方羊奶粉总进口量超60%;而营养品领域,则涵盖养胃粉、护肝片、苏芙拉在内的200多种营养食品。
随着伊利即将完成对澳优的全面收购,伊利将进一步锁定“中国奶粉行业领导者”地位。短期来看,全面收购成功,将为伊利带来体量及业绩表现的跃升,增厚公司EPS。中长期来看,按照此前标准普尔的预计,伊利仅通过有机增长就可以实现“2025年全球乳业前三、2030年全球乳业第一”目标。而全面收购澳优后,或加速其实现中长期战略目标的步伐。
值得一提的,全面收购成功之后,于伊利而言还有更深远的意义:双方在业务布局、供应链、渠道建设等方面的优势互补、高效协同作用将得到进一步强化和深化,或达到1+1>2的协同效果。
比如说,两家公司业务整合后,伊利系奶粉业务将拥有业内最全的产品矩阵,涵盖婴幼儿配方奶粉、儿童奶粉、成人奶粉、营养品的生命全阶段营养呵护体系。前文提到澳优是在羊奶粉领域名副其实的“领头羊”,而伊利则凭借着稳居“全球乳业五强”的规模优势,在婴幼儿配方奶粉领域有着强大的技术积累和产品力,两者羊奶粉+牛奶粉的业务整合,以及在既有的优势体量和成长速度利好下,伊利无疑将锁定“中国奶粉行业领导者”地位。
二是,金领冠首批通过婴配粉“新国标”,伊利将引领中国奶粉行业向高品质发展。
自2021年3月国家卫健委重磅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婴儿配方食品》《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较大婴儿配方食品》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幼儿配方食品》三个标准以来,我国已经确立了高于欧美国家标准的奶粉新国标,中国婴配粉行业也随之迎来品质升级新阶段。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奶粉新国标尤其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以及可选择成分等部分做出了更明确的严格规定,这对更好适应中国婴幼儿的营养健康需求、有效保障婴幼儿配方食品安全性及营养充足性有着重大意义。
而伊利金领冠旗下品牌倍冠奶粉率先通过婴配粉“新国标”,而伊利目前也是唯一一家通过新国标的奶粉头部企业,“首发”优势势不可挡。据悉,作为首批符合“新国标”要求的婴配粉,升级后的金领冠倍冠奶粉不仅使用新鲜A2型生牛乳,还添加臻稀乳铁蛋白、四倍活性益生菌、DHA、ARA等营养成分。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下国产奶粉品牌崛起的大背景下,伊利金领冠旗下倍冠奶粉品牌通过婴配粉“新国标”,或将有助于进一步确立其在中国婴配粉行业的领导地位。具体而言,信达证券指出,从厂家角度来看,新国标在工艺及配料选择方面相较上一版难度更大,不具备相应技术条件和配料资源的厂商将更容易被淘汰出局。而对于技术实力更强的头部品牌而言,其将进一步收割市场份额。
综上种种,不难看出,在国产奶粉品牌崛起的“大势”下,随着伊利积极从多个方面布局奶粉业务,通过自有品牌金领冠和澳优相关品牌分别冲击中高端和超高端奶粉婴配粉市场,国内整个奶粉行业格局或将产生深刻的变革——即伊利在奶粉赛道强势突围,乳制品第一大子品类的竞争格局或将彻底改写。
当然,伊利在奶粉赛道强势突围的表现,带来的利好也不仅仅体现在其业绩上。
截至目前,该公司的股价仅39元出头,市盈率(TTM)不到28倍,处于明显低估状态。随着该公司进一步收割国内奶粉市场份额,奠定龙头优势,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不仅伊利的业绩将一步增厚,其股价还将存有不错的上行空间。
本文源自智通财经网
双十一购物节即将进入高潮,全方位多品类的消费折扣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包括奶粉在内的母婴用品销售火爆。根据《淘宝直播2021年度报告》,母婴品类连续两年上涨金额超100%。在资本市场层面,奶粉行业也迎来了新变局。近日,伊利收购澳优传闻终于落地
3月4日,伊利股份宣布要约方金港对澳优全部已发行股份全面要约收购成功。伊利股份发布公告显示,截止3月3日下午4时,伊利股份共持有或控制澳优乳业股份9.53亿股,占澳优乳业已发行总股份的约52.70%,要约综合文件所载条件已达成,要约成为无条
近年来,因违法添加香兰素、维生素D不达标、菌落总数不合格、超过保质期等各种质量问题频频发生,洋奶粉构筑的“信任之墙”正逐渐面临倒塌的风险。与之相对,国产奶粉早已在不断创新、升级和迭代的过程中实现了品牌崛起——据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
文丨快消君伊利还是那个伊利。在这个各项成本高企、消费环境震荡的前三季度,它仍能收获稳增的业绩,并以行业“领头羊”的身份给与行业积极向好的预期。营收、利润双增长“第二曲线”亮点颇多10月27日晚间,伊利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财报。报告期内,公
澎湃财讯8月31日,在伊利股份2022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投资者关系部总经理赵琳表示,澳优在第二季度并表,单季度贡献18亿元左右的收入,在利润端也保持盈利正贡献,但叠加一次性公允价值变动,对整体利润率有一定负面影响,预计下半年两家公司的协
10月27日晚,伊利股份(600887.SH)和停牌半月的澳优乳业(01717.HK)发布公告,伊利股份拟通过全资子公司香港金港商贸控股有限公司(下称“金港商贸”)通过收购和增发的方式,以总共62.5亿港元收购澳优34.33%的股权,成为澳
宝宝评测独立客观的奶粉评测和选购参考平台!2019年第一篇奶粉评测,也是国产奶粉评测的第七弹,我们来说的是伊利奶粉。大家都知道,伊利旗下的产品涵盖了液态奶、奶粉、酸奶、冷饮等多个品种。论名气和收入,确实在国产乳制品行业里,都是比较高的。伊利
在宏观经济增长承压、疫情多点散发的不确定性环境下,亚洲乳业龙头再次交出了一份稳增的成绩单。10月27日,伊利股份发布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实现营业总收入938.61亿元,归母净利80.61亿元,继续保持高位双增。至此,伊利已经连续29
近日,伊利官宣推出沙漠有机全脂驼乳粉,该产品主打100%沙漠有机纯驼乳,引发了行业的广泛关注。而随着此次新品的上市,伊利的奶粉版图也进一步扩大。图片来源:千图网从发展现状看:市场份额稳居前列,增速领跑行业作为我国乃至亚洲首家年收入突破千亿的
本报记者 孙吉正 北京报道10月27日,乳业巨头伊利再次交出了一份稳增的成绩单。伊利股份发布的2022年前三季度业绩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938.61亿元,归母净利润80.61亿元,连续29年增长。从市场数据看,伊利业绩的稳健增
中新网7月17日电 16日晚间,伊利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小布丁”并非品牌名,抽检不合格的产品不是“伊利小布丁”和“伊利大布丁”,伊利冰淇淋各项检测均符合国家标准。(中新财经)
来源:中国新闻网当地时间5月23日,美国纽约一家大型超市空置的货架上贴着“婴幼儿配方奶粉无库存”告知单。22日,因全美婴幼儿配方奶粉持续短缺,纽约市市长埃里克·亚当斯宣布该市进入紧急状态,纽约市有关部门将依法严厉打击哄抬婴幼儿配方奶粉价格行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邹娟本文图片 “上海市消保委”微信公众号“我们找到卫生巾啦!”4月8日,上海市消保委官方微信推出“居家抗疫团购汇总6.0版”。很少有人知道,为了帮消费者找到团购卫生巾的渠道,4月7日,上海市消保委的几位男士,打了40余个品
一般来说,奶粉、纸尿裤是“相对刚需”的产品,很多妈妈进到母婴店大多也是来找奶粉、纸尿裤的。但今年行业内有一种声音认为“营养品更能引流”。注意,这里说的营养品引流,并非仅仅是靠专业度赢取用户信任后,带动其他品类的销售。而是切切实实由用户需求带
撰文/ 周享玥 吴天编辑/ 陈芳巨头狂奔千亿乳业巨头伊利依然在加速狂奔。8月30日晚,在一众股民的翘首以盼中,乳业巨头伊利如约晒出了自己的半年度成绩单,不出意外地收获了一波股民好评和机构多个“买入”评级。伊利收获好评不是没有理由。伊利财报显